2020年12月5日,以“新传播媒介下的摄影教育”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摄影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探讨中国摄影教育,以学术促进摄影教育实践发展。
论坛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和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出席会议。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张希红主持论坛。
高琴在讲话中提到,中国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摄协一贯高度重视摄影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加大对摄影家和摄影人的培训。她强调,时代飞速发展,新传播媒介日新月异,对摄影教育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积极适应新传播媒介发展,保持摄影教育的先进性、广泛性、多样性、有效性。同时,她强调要多边合作才能共赢,汲取各方面教育办学好的理念、好的方法。不忘初心,牢记教育的使命,一同推动中国摄影教育走向更高的水平。
主论坛上,围绕主题,共九位学者就教育、传播、摄影、艺术等方面发表主旨发言。
从事高校教育工作20多年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游祥斌,以《教育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题,分享了对教育的理解。他提到,教育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并从“作为判断力的批判性思维”“作为创新力的批判性思维”“作为审美力的批评性思维”等方面展开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赵云泽以《时尚传播对于社会的意义》为题,回顾了国外时尚杂志发展的简单历史,归纳时尚杂志的定义。通过对史实的梳理,分析了中国报刊时尚传播的发展脉络,并由此提出理性的思考,强调时尚传播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他谈到,技术是发展的,而审美是永恒的。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时尚总在超越传统,标新立异,它时常在一元化的观念和体制下为人们带来多元思维的元素,并在美的享受中勇于否定和创新,这也正是时尚杂志深层文化价值之所在。而摄影、艺术和时尚是紧密相联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以求新求变的生活态度以及开放宽容的心态去探索它们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张希红以《社会教育的分层和体系建设》为题,提到了社会教育分层和体系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同时,她强调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提升”。她谈到,好的教育体系才是教育机构最好的IP,应该建立自己的科学的教育体系,而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教育理论、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配套教材、配套教具、师资人力、教学实践等,这些要素应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特定的功能。当下,在新的传播媒介影响下,人们的交互方式变了,人人都是传媒者,摄影教育应该拥抱新媒体,扭住“人的提升”这个教育的核心不变,研究新传播媒介,适应新传播媒介,服务教育。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宋靖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教育体系》为题,从北京电影学院气质“五风”:红色风韵,专业风采,时代风采,国家风度、国际风尚;教学方式思考的“四大关系”:处理好红与专的关系,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介绍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教育体系。深刻回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她说,摄影是实践的艺术,作为高校,应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引领学生们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从人民中汲取灵感,同时代同频共振,站在时代的前沿,记录时代,为人民大众服务。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影像艺术中心主任、副调研员蔡萌以《摄影终结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摄影危机与挑战》为题,从一种新的日常书写与表达媒介出发,围绕摄影和社交媒体的紧密关系,进而探讨摄影在日常中间扮演的新角色,由此思考、引发了摄影与当下时代的关系的思考。他简要地回顾了摄影发展史,也谈到当下传统大众传媒的衰落,以及摄影师话语权的丧失的问题。当下,社交媒体时代,摄影作为人日常的记录书写表达的媒介,带来了观看和摄影习惯的改变。而如何在新的技术和文化语境中审视摄影,将摄影转化为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或者把以当代艺术作为方法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发掘出来,用新的技术和媒介,新的思维方式来做创作显得尤为重要。置身于摄影转变的时代,摄影依然是摄影,新格局的出现,能否重新解放摄影师,能否对摄影建立重新的认知,如何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与框架,把自己解放出来,则显得特别重要。
从事教育心理学、社会学20年的教育学博士兰海从青少年的视角围绕《青少年艺术教育普及性与通识性》为题,谈了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和通识性。她谈到,好的艺术作品是能够引起共鸣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艺术离孩子们越来越近了。每个人都成为了表达者,孩子也在表达过程中成长。青少年的教育当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孩子们学习的是表达的责任,表达的审美,表达的互动。她谈到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四个重要方面:有效思考的能力,逻辑推理、关系理解清晰沟通的能力。同时要重视青少年底层逻辑,审美,有责任的表达,关注青少年群体,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赋予他们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上海美术学院摄影工作室主任、上海电影学院摄影系负责人敖国兴以《海派文化视域下的上海高校摄影教育》为题,谈到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他结合上海高校摄影教育的现状,提出当下数字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摄影教育面临的教育新挑战,如何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如何适应⽹络、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校摄影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他谈到,摄影已不局限于⼀种学科⻔类的意识,⽽是跨界维度、视域下的艺术表现⼿段。摄影教育须适应时代变化,实现多学科跨界融合,并将科技和新媒体语⾔融⼊到教学中,这对⾼校摄影教育的未来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将摄影教育与地域⽂化、地域资源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拓⼀种个性化的⾼校摄影教学⽅式,成为摄影教育的⼀种新型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视听传播系副主任任悦以《假想“摄影系”——“新文科”概念与摄影教育的发展》为题,通过梳理国内外摄影系建立的历史,摄影教育在中国院校的发展,以及在高等教育中间的位置等,梳理摄影教育的发展。她谈到了摄影教育的三个主要层级和四种辅助形式,梳理当下摄影教育的定位,以及未来可能做的事情。通过对国内外高等院校摄影系的历史、课程体系、位置、学科门类设置等方面的梳理,从而引发反思摄影系的思考。她提到,摄影教育不应以学生成为摄影师来作为评价标准,而是专注于将他们塑造成受过教育的,在技术方面也见多识广的公民。透过摄影是为了了解社会,而不只是为了了解摄影。我们需要投入它,热爱它,需要意识到摄影媒介对于当代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摄影部主任高初分析了中国摄影教育的院校的现状,提出了“摄影该教什么,当下摄影教育是什么样?”的思考。他提到,摄影教育需要放在档案研究展览出版的庞大链条中才是有效的,强调摄影系培养艺术家是最核心的事情,鼓励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避免教学大纲的死板。除了摄影该教什么的思考之外,也提出了“学生从哪里来,他们需要什么”的问题,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建议将摄影转变为高校教育中的通识课程,重建关于社会界面的摄影技能的培训体系。他以《艺术家的战场:庞大而闲置的数千家美术馆》为题,分享了当下部分美术馆长期荒置或者带病运行的状态,呼吁摄影教育体系培养会保存和修复,会做暗房的专业人才,真正让学有所用,逐步形成良性的健康摄影教育体系。
当日下午,作为中国摄影教育论坛的分论坛的高校摄影教育分论坛,社会(职业)摄影教育分论坛,青少年摄影教育分论坛也同期举行。